113年度風險管理執行情形報告

風險管理政策

為穩健經營業務朝永續發展目標邁進,強化風險管理制度,本公司訂定「風險管理政策
與作業程序」於2024117日經董事會通過,以作為本公司風險管理之最高指導原則。

本公司董事會為風險控管的最高決策單位。

本公司由審計委員會督導風險管理,對風險管理政策、程序與架構,並定期檢討其適用
性與執行效能。

本公司由總經理室分析與辨識公司風險來源與類別,並定期檢討其適用性;核訂風險胃
(風險容忍度),並建立質化與量化之量測標準;核定風險控管的優先順序與風險等級。

 

風險管理範疇

本公司所面臨之風險分為營運、財務、環境及作業等四大範疇。

 

組織架構



風險管理程序

本公司風險管理程序包含:風險辨識、風險分析、風險評量、風險回應,及監督與審查機制。

1.風險辨識:考量內、外部風險因子、利害關係者關注重點,將所面臨之風險分為營運、
財務、作業及環境等四大範疇,由各相關部門與總經理透過會議,辨識與營運相關活動之潛在風險。

2.風險分析:各營運單位應針對已辨識出之風險事件,考量現有相關管控措施之完整性、過往經驗、
同業案例等,分析風險事件之發生機率與影響程度,據以計算風險值。

3.風險評量:各營運單位應依據風險分析結果,對照經總經理核定之風險胃納,依據風險等級規劃與
執行後續風險回應方案。相關風險分析與評量結果應確實記錄,並提報總經理進行核定。

4.風險回應:應考量公司策略目標、內、外部利害關係人觀點、風險胃納及可用資源,來擇定風險回應
方式,使風險回應方案在實現目標與成本效益之間取得平衡。

5.監督與審查機制:

(1)各部門應監控所屬業務的風險,當曝險程度超出其風險限額時,相關部門應提出因應對策,並將
風險及因應對策呈報總經理。

(2)由總經理室定期審查並評估風險管理流程及風險因應方案是否持續有效運作。

 

運作情形

本公司積極推動落實風險管理機制,並自2024起每年定期至少一次向董事會報告其運作情形,主要運作
情形如下:

1.完成建置風險管理範疇、組織及架構。

2.202411月訂定本公司風險管理政策與作業程序並經董事會通過。

3.本公司之子公司衍生性金融商品交易情形會定期報告董事會。

4.本公司總經理室將2024年度各單位依據風險來源與類別、利害關係者關注重點,及採取適當因應措施
之執行情形,彙整如下:

風險項目

運作情形

營運範疇

包括銷貨不及時、原物料供應缺乏、人力資源缺乏、設備不足、場地不足、作業系統資料遺失、子公司營運不良影響等。

本公司定期召開產銷會議、業務會議、勞資會議等,做出鑑別及處理方針。

財務範疇

包括信用風險、流動性風險、匯率及利率風險、稅務風險及財務決策風險等對公司財務之影響。

財務部定期對管理階層提出報告,監督風險與落實政策。

作業範疇

包括利害關係人溝通管道及議題、SWOT交叉分析。

每年召開管審會檢討。